韶關市第七屆查包養網站“感動韶關十佳品德模范”投票開始!選出你心中的品德模范吧~

作者:

分類:

TA們的故事

人物介紹

[/p>

助人為樂類

黃桂祥

重要榮譽

1.“201包養網7年度南粵新鄉賢”(2018年,廣東省委宣傳部、省農辦、省文明辦授予)

2.“廣東大好人” (2018年,省文明辦授予)

3.“韶關好鄉賢” (2018年,韶關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授予)

4.“廣東地稅十年夜感動人物” (2013年,廣東省處所稅務局授予)

5.“全國電子政務先進任務者”(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聯合授予)

6.第七屆、第八屆全國國際稅收科研結果評比一等獎(2012、2016年,中國國際稅收研討會授予)

事跡簡介

黃桂祥,男,1962年誕生,中共黨員,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副局長。

黃桂祥誕生于地處偏遠、貧窮落后的曲江區羅坑鎮,年少時通過不懈盡力,一個步驟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稅務干部。1998年,黃桂祥被廣東省稅務局派駐到梅州市豐順縣扶貧,當地的扶貧任務經驗給了他很年夜的啟發。黃桂祥萌發了回饋鄉梓、帶領長者鄉親脫貧致富的設法。他主動出錢出力,帶領鄉親們種茶花、杜仲、肉桂,但先后掉敗,改種易生快長的春桃、板栗等獲得勝利,幫助全村均勻每戶年支出增收近萬元。

積累經驗教訓后,黃桂祥結合多年觀察,堅信發展茶葉產業是羅坑瑤漢群眾脫貧致富的有用前途。

黃桂祥熱情召喚在珠三角發展的當地年輕人回鄉投資辦廠,從政策攙扶、夯實基礎和產業體系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呼吁處所黨政重視發展茶業產業。他引導推進高標準、規范化的治理,做強做年夜羅坑茶葉brand。在他的推動下,羅坑先后涌現了“雪花巖”、“猴采紅”、“庭院紅”等著名brand。從2014年開始,在黃桂祥的直接推動下,曲江區舉辦了首屆羅坑茶文明節,今朝已勝利舉辦五屆,助推了羅坑的游玩產業發展。在2015年廣東十年夜茶鄉暨名茶評選活動中,羅坑榮獲廣東“十年夜茶鄉”榮譽稱號。

羅坑茶從名不出縣到走向年夜江南北,躋身國家級名茶,當地茶農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搭上產業化年夜船,走上致富康莊年夜道。近兩年,羅坑全鎮茶葉生產支出已占該鎮GDP的5成多,茶農人均年支出超過2萬元,是6年前的10倍,并輻射到鄰縣(區)的5個鄉鎮,有用帶動了毗鄰包養網鄉村產業發展。

[/p>

助人為樂類

常軍德

重要榮譽

1.2017年第三屆仁化縣品德模范

2.2017年第四時度“韶關大好人”

3.2018年第一季度“廣東大好人”

事跡簡介

常軍德,男,1978年誕生,藍玉華當即閉上了眼睛,然後徐徐的鬆了口吻,等他再次展開眼睛的時辰,雜色道:“那好吧,我老公必定沒事。”群眾,仁化縣董塘鎮江頭包養網村德馨美發理發店老板。

常軍德在兩個月年夜的時候,因用藥不當而形成終身聾啞,就是這樣一個本需求社會救助的聾啞人卻成為了一個不僅能自給自足,還樂于助人的愛心人士。他學會了理發來維持生計,和同是聾啞人的老婆開了間美發理發店,并且自學繪畫,成為當地小著名氣的農平易近書畫家。他以8000元價格拍賣了一幅國畫,所得款項所有的捐給了貧困孩子讀書;為救助強直病女孩鄧庚秀捐出了本身的9幅畫作;在韶關市仁化縣舉辦的首屆荷花節中,常軍德義賣了本身的8幅作品,所得款項所有的用于關愛董塘鎮地中海貧血兒童,為他們帶往溫熱。

常軍德經常和老婆一路為敬老院的白叟、村里的貧困戶免費理發;參加反拐兒童宣傳;四川汶川地動發生時,他又積極捐錢為災區貢獻本身的一份氣力。常軍德表現,本身的成長與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分不開,必定要向幫助他的愛心人士學習,信守回報社會的諾言,將愛心傳承下往。

常軍德在無聲世界里,默默地用愛和藝術書寫著別樣的人生。

[/p>

助人為樂類

劉炳

重要榮譽

1.2012年榮獲南雄市“雙學雙比”活動“女妙手”稱號2.2014年榮獲韶關市“三八紅旗頭”稱號3.2015年參加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獲得“農村科普帶頭人”稱號4.2015年榮獲南雄市 “南雄榜樣”稱號5.2017年榮獲南雄市關心下一代任務“先進個人”6.2017年榮獲廣東省“百佳新型職業農平易近”稱號7.2017年榮獲廣東省“農村創業青年優秀帶頭人”8.2018年榮獲“南雄市十年夜杰出青年”榮譽稱號9.2018年榮獲南雄市優秀創業青年榮譽稱號10.2018年榮獲“南雄大好人”榮譽稱號11.2019年被評為廣東省“十年夜最美鄉村女妙手”榮譽稱號12.2019年被評為廣東省“三八紅旗頭”榮譽稱號

事跡簡介

劉炳,女,1984年誕生,中共黨員,南雄市農家妹種養家庭農場無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人年夜代表。

湖北妹子劉炳扎根粵北山區南雄坪田鎮長坑村,10多年來,將本身的滿腔熱忱奉獻給了這片熱土,先后當選為鎮、市、省三級人年夜代表。2018年,當選為坪田鎮居委會支書。

2008年,敢于創新拼搏的劉炳瞄準了南雄農業發展的有利時機,夫妻倆決然辭往了廣州的高薪任務回到南雄坪田開始科學養殖之路。從 2010年起,她每年都參加專業技巧培訓班,在把握了一系列的養殖技術后,劉炳動員年夜伙一路搞養殖,并把本身積累的養殖技術毫無保存地分送朋友出來。

2014年12月,她創辦南雄市農家妹種養家庭農場無限公司,摸索發展“五黑雞”生態養殖,并按期召開同業現場交通會相互學習、交通經驗,邀請技術專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在其致富過程中,劉炳不忘帶動村平易近配合致富,依托“公司+一起配合社+農戶+互聯網”形式,免費為養殖戶供給技術指導,帶動了當地341戶723名農戶脫貧致富,增收達300余萬元。

近幾年,劉炳作為省人年夜代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熱心公益事業。她個人出資24900元資助41名貧困學生,用愛心和真情,為青少年的安康成長創造更為傑出的環境。

[/p>

助人為樂類

秦亮月

重要榮譽

1.2007年榮獲廣東省“2005-2006年度全省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2.2010年榮獲“2008-200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

3.2011年榮獲廣東省“2009-2010年度全省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4.2012年榮獲“2010-201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5.2013年榮獲“2011-2012年度全省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6.2016年榮獲“2014-2015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一星獎”

7.2017年榮獲廣東省“2015-2016年度五星級全省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

8.2018年榮獲“韶關市70后優秀無償獻血者”、“韶關市百次無償獻血英模”、“韶關市教師隊伍優秀無償獻血者”

事跡簡介

秦亮月,男,1972誕生,群眾,韶關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

在學校,秦亮月是一名勤勤懇懇教書育人的園丁;在任務之余,他是一名用熱血點燃別人性命之光的奉獻者。

秦亮月參加獻血始于上世紀90年月末。那時候,國家剛剛開始倡導無償獻血,大師對無償獻血的概念還很含混。通過清楚,他意識到無償獻血是高尚而偉年夜的事業,便往嘗試,并堅持下來。最後,他瞞著家人偷偷往獻血,后來他捧回了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家人才得知他獻血之事。

有了家人的鼓勵和贊許后,秦亮月在無償獻血的途徑上,越走越踏實,越走越堅定。自1999年以來,秦亮月共參加無償獻血144次,此中獻全血14次,機采血小板130次,實際獻血總量57400毫升。榮獲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3次、銀獎1次、銅獎1次,榮獲廣東省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1次,成為我市教導戰線中無償獻血次數最多的人。秦亮月盼望通過本身的言行,影響更多的群眾支撐和參與無償獻血事業。

秦亮月不單獻血,還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志愿包養服務。自2015年5月1日參加市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后,他經常應用業余時間、冷寒假期做志愿者服務。截至本年3月,累計服務工時1000多小時,是我市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五星級志愿者。

[/p>

助人為樂類

巫倩鈺

重要榮譽

1.2017年榮獲翁源縣首屆“十年夜杰出青年”榮譽稱號

2.2018年榮獲韶關市第四時度助人為樂“韶關大好人”榮譽稱號

事跡簡介

巫倩鈺,女,1990年誕生,中共黨員,翁源縣義工聯合會會長。

巫倩鈺在2016年發起成立了翁源縣平易近間志愿者組織“翁源縣義工聯合會”,將義工服務的公益火種從一線城市傳遞到了粵北山區小城。割舍不斷的鄉情與公益擔當,使巫倩鈺辭往深圳媒體行業的高薪任務,2018年回到韶關任務,對義工事業親力親為,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神。

她關注鄉村教學及留守兒童成長,為15所鄉村小學教學點籌集了大量課外圖書及文體用品,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康成長供給了幫助;她關注弱勢群體,幫助鄭姨一家七口老小患病、靠拾荒過活的家庭重獲重生,帶領義工團隊長期幫扶該極度困難的家庭;她年夜學一畢業就堅持長期資助西躲拉薩貧困家庭四兄妹,經過多年幫扶,此中三兄妹已經考進年夜學并順利完成學業。

作為翁源縣義工聯合會長,她帶領翁源義工風雨無阻每月定點為留守白叟義務剪發,年受害群眾3000多人次;每年春節舉辦免費拍攝“全家福”活動,年受害家庭500多戶;重視青少年義工的培養,指導他們走上街頭宣傳文明、開展下鄉助學扶貧等志愿活動。

巫倩鈺用90后的思維方法解讀和踐行公益,給小城翁源注進了一股新鮮的“正能量”。在翁源縣義工聯合會的帶頭感化下,小城公益的種子被點燃、各類志愿者協會紛紛成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公益之路。

[/p>

見義勇為類

李亮

重要榮譽

1.2018年榮獲第三季度“韶關大好人”稱號2.2018年榮獲第四時度“廣東大好人”稱號

3.2018年榮獲“廣東省屬監獄單位專項三等功”稱號4.2018年榮獲“全國監獄任務先進個人”稱號

重要簡介

李亮,男,1987年誕生,中共黨員,廣東省韶關監獄四監區科員。

2018年7月23日早晨21 時擺佈,李亮和家人在韶關市武江北路的親程度臺上漫步,忽然發現一落水男子在湍急的河水中拼命掙扎,水性不長短常好的李亮來不及和家人說一聲,就縱身一躍,下水救人。進水后,李亮用手將男子的脖子攬住,竭盡全力將她帶到岸邊,在岸邊群眾的幫助下,將溺水男子勝利救上包養岸。經詢問得知,該男子因身患沉痾,內心深受打擊而選擇輕生。身為三級心思咨詢師的李亮隨即對其進行包養撫慰和心思疏導,穩定該男子的情緒。差人到達現場后,李亮才攜妻兒悄然離開了現場。

李亮身為一名監獄國民差人,他在本職崗位上勤奮盡力、吃苦鉆研,擔任監區刑罰干事以來,面對繁瑣復雜任務沉重的罪犯減刑假釋任務,他始終以認真負責的態度,處理好每一路案件,多年來,其所經手的案件始終堅持“零差錯”,因任務崗位上的傑出表現,被評為2018年全國監獄任務先進個人。

[/p>

見義勇為類

李梅芳

重要榮譽

1.2018年第一季度“韶關大好人”

事跡簡介

李梅芳,男,49歲,仁化縣石塘鎮上中坌村紅星組的一名農平易近。他臨危不亂、自告奮勇勇救傷者后悄然離開。

2017年4月19日下戰書,仁化縣董塘鎮巖頭村紅梅組路段發生一路嚴重車禍,一輛紅色年夜卡車與一輛皮卡車相撞,變亂現場兩輛車分歧水平受損。李梅芳開車經過車禍現場,立刻停車上前檢查情況,發現皮卡車內共有三人,車頭被撞得嚴重變形,司機被卡在駕駛室血流不止,當場昏倒,車內一名密斯也嚴重受傷當場昏倒,剩下一個人受了輕傷,正在報警,情況很是求助緊急。李梅芳看到司機被卡在嚴重變形的車頭,血越流越多,必須要先把人從車頭拖出來。他找了一根鐵棍,和車上另一位受輕傷的人協力撬開車門,因怕救助過程給傷者形成再次創傷,李梅芳只能警惕翼翼、嘗試從各個角度撬開車門,持續了二十多分鐘,才把昏倒的兩個傷者救出車外等候救護車的到來。當救護車把傷者送走后,李梅芳卻悄然離開了。直到皮卡車內受傷人員地點單位南邊電網公司根據當時李梅芳的車牌號找到他并送來感謝錦旗,大師才知李梅芳見義勇為的事跡。

[/p>

見義勇為類

廖海華

重要榮譽

1.2017年第四時度“韶關大好人”

事跡簡介

廖海華,男,1976年誕生,中共黨員,乳源東陽光化成箔無限公司安環科科長,同時是社會公益組織——乳源救濟輔助隊隊員。

2017年12月13日早上7:30分擺佈,廖海華在路過乳源縣博物館工地路段時,見到一臺年夜貨車右后車輪冒著濃濃白煙!他不顧個人安危,立刻停下車拿起車里的滅火器跑到貨車旁幫助司機滅火,用完滅火器卻還沒把年夜火撲滅,關鍵時刻看到一位擔水淋菜的老邁爺路過,他情急智生,立刻跑過往借老邁爺淋菜的水來救火,火勢終于有所減弱,但因天氣干燥、風年夜、車輛溫度高級緣由,經過兩輪滅火還是沒能將火撲滅。廖海華想到四周博物館確定有滅火器,于是他又匆忙跑往博物館工地門衛處借來了一個35KG的干粉滅火器,在他的堅持不懈之下,火終于被撲滅,勝利化解了一場危機。

除此事務之外,廖海華還有許多見義勇為及助人為樂的事跡被身邊的伴侶津津樂道,好比:東陽光化成箔323國途徑口是轉彎路,經常有運輸石頭的車輛在這里散落石塊,他路過時都會停車把石塊撿走;在一次下雨天,他在經過冠德加油站路口時,發現一個婦女被貨車撞倒在地,他當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拿出本身車上的毛毯給傷者擋雨保熱,然后協助闖禍司機止血救人,在比及救護車到來后才離往。

廖海華說,作為一名黨員就要嚴格請求本身,發揮黨員先鋒模范感化,為社會和諧穩定貢獻一分氣力。

[/p>

見義勇為類

葉建平

重要榮譽

1.2018年第三季見義勇為“韶關大好人”

事跡簡介

葉建平,男,1977年誕生,群眾,韶關市恒邦地質工程無限公司勘測工人。

“救命!有人跳河!”2018年6月3日上午9點擺佈,寧靜的墨江年夜橋城南一側隨著一聲驚呼聲,忽然變得熱鬧起來。原來,有一名年輕男子跳河輕生,四周群眾看到后當即報警,并年夜聲呼救。當時正在專注于任務的葉建平得知有人跳河,當即放下手中的活,跑到河邊,二話不說就跳下河往救人。

在救濟過程中,輕生男子不斷掙扎,屢次推開葉建平的手,并不想被救上岸。一番拉扯下,葉建平奇妙把輕生男子的手推開,奮利巴男子救上岸。看著輕生男子沒有性命危險,且救濟人員已趕到,葉建平便悄然離開了現場,并未留下任何信息。在場群眾紛紛稱贊葉建平的義舉,但沒有人認識他。

葉建平救人不留名的事跡在始興縣不脛而走,惹起了媒體的關注。經過多番尋找,記者才找到見義勇為的葉建平。在接收記者采訪時,渾厚老實的葉建平欠好意思地說,他當時擔心男子的安危,本身也略懂水性,救人應該不是難事,他就往救了。質樸的話語中,傳遞著讓人敬仰的正能量,也讓人逼真地感觸感染到中華傳統美德的氣力。

在村平易近和同事眼中,葉建平一向有傑出的聲譽,他一貫樂于助人,看到別人有困難,都會絕不猶豫的幫一把。這一次,葉建平在生疏人危難之時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地拯救了一個男子的性命,卻沒想到要回報的事跡,向社會傳遞了溫熱,傳播了正能量。

[/p>

見義勇為類

朱華

重要榮譽

1.“曲江區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2.2018年第四時度“韶關大好人”

事跡簡介

朱華,男,1950年誕生,群眾,原曲江縣煤炭局退休工人。

2017年9月5日下戰書15時,67歲的原曲江縣煤炭局退休工人朱華和往常一樣,在曲江馬壩河邊公園漫步。當他行至江干健身廣場路段時,忽然發現有人落水,由于水位較深,落水者拼命在河中掙扎求救,情況很是緊急。朱華不顧本身年近七旬、體力不如年輕人的狀況,衣服也沒脫便跳進水中,并疾速游到落水者身旁。朱華發現落水者是一名高齡白叟,于是他一邊撫慰白叟不要怕,一邊用盡全力試圖將白叟拉上岸。因水位較深,並且有雜草淤泥,白叟身體較重,盡管離岸邊只要十多米,但朱華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落水白叟拉到岸邊。隨后,朱華協同接到警情趕到現場的附城派出所值班平易近警、消防官兵,以及120救護醫生一路將落水白叟抬上救護車。

當看到落水白叟已無年夜礙后,朱華簡單用河水梳洗了一下,便獨自回家了。據清楚,落水白叟已94歲,清遠市人,之前在事發地四周一家醫院住院,當天獨包養自走出醫院后失慎落水,所幸及時獲救,由其家人和護工照顧,身體已無年夜礙。

[/p>

誠實取信類

廖聰濟

重要榮譽

1.2018年第三季才說的四壁,似乎沒什麼好抉剔的。但不是有一句話,不要欺侮貧民?”度“韶關大好人”2.2018年第四時度“廣東大好人”

事跡簡介

廖聰濟,男,1970年誕生,群眾,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梅花紅七軍義士紀念園治理員。

88年前,因為紅軍的一個囑托,廖家祖孫三代人堅守在粵北年夜山深處方圓十多里沒有人煙的深山中悉心守護紅七軍師長李謙義士之墓。廖家人誠實取信的事跡在當地被傳為美談,各級媒體爭相報道。

1931年2月,3名年輕的紅軍包養網忽然造訪住在年夜山中的廖家,此中一人身受重傷。廖聰濟的祖父廖文成不顧當時情勢嚴峻,敏捷安頓他們到本身家里。年夜山里缺醫少藥,那名受重傷的軍官不到半個月便犧牲了,別的兩名紅軍戰士在出發尋找部隊前,告訴了廖文成實情,懇請廖文成幫忙看護好李謙的遺骨,待到反動勝利后再來找他。

受紅軍拜託,廖文成將李謙的遺體埋葬在自家屋旁,對外稱是自家的祖墳,每年懷著敬意為李謙義士掃墓、上噴鼻、燒紙。從童年開始,父親廖更換新的資料就帶著廖聰濟和家人祭拜李謙師長,并經常跟他講述當年祖父為李謙師長療傷包養網的經過。2005年,因怙恃大哥體弱多病,廖聰濟決然放棄在外打工的機會,回到深山照顧年邁雙親,同時也接過了照看李謙義士墓的重擔。2009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廖家三代人孤守紅軍墓數十載的故事才進進公眾視野。2010年12月,李謙義士的遺骸被遷葬進樂昌市梅花鎮新建的紅七軍反動義士紀念園。廖聰濟一家被設定遷出深山,廖聰濟成為了紀念園的治理員,繼續默默守護著義士墓。

[/p>

誠實取信類

陳培養

重要榮譽

1.2018年第二季度“韶關大好人”

2.2018年“始興大好人”

事跡簡介

陳培養,男,1947年誕生,群眾,始興縣沈所鎮八一村一組村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